轻质保温浇注料混炼是生产轻质保温浇注料的关键环节,以下是关于其混炼的详细介绍:
混炼设备
强制式搅拌机:这是轻质保温浇注料混炼常用的设备。它通过搅拌叶片的高速旋转,能使各种原料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均匀混合,同时可以对物料施加较大的剪切力和挤压力,有助于破碎团聚体,使轻质骨料和其他添加剂更好地分散在基质中,提高混炼效果。
双轴搅拌机:具有两根平行的搅拌轴,轴上安装有不同形状的搅拌叶片。两根轴以相反方向旋转,使物料在搅拌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对流和剪切作用,能够处理较大的物料量,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搅拌速度和时间,适用于不同配方和产量要求的轻质保温浇注料混炼。
混炼工艺
原料准备:首先要准确称量各种原料,包括轻质骨料(如膨胀珍珠岩、漂珠、陶粒等)、胶凝材料(如水泥、水玻璃等)、添加剂(如减水剂、促凝剂、纤维等)和水。原料的质量和配比直接影响浇注料的性能。
干混:将称量好的轻质骨料、胶凝材料和添加剂等固体原料加入搅拌机中,进行干混。干混的目的是使各种固体原料初步混合均匀,避免在后续湿混过程中出现局部成分不均匀的情况。干混时间一般为 3 - 5 分钟,具体时间可根据原料的特性和搅拌机的性能进行调整。
湿混:在干混均匀的物料中逐渐加入适量的水,进行湿混。湿混过程中,搅拌机的叶片不断搅拌物料,使水与胶凝材料充分反应,形成具有一定流动性和可塑性的浆体,同时将轻质骨料均匀包裹在浆体中。湿混时间通常为 5 - 10 分钟,期间要注意观察物料的状态,确保混合料达到合适的稠度和均匀度。
出料与检测:混炼完成后,将混合料从搅拌机中排出。出料时要检查混合料的外观,看是否有结块、分层或颜色不均匀等现象。同时,可以通过检测混合料的流动性、含水量、容重等指标,来判断混炼效果是否符合要求。如果发现问题,应及时调整混炼工艺或原料配比。
混炼注意事项
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:搅拌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轻质骨料破碎,影响浇注料的保温性能;搅拌速度过慢则会使混炼不均匀,降低生产效率。搅拌时间过长会使混合料的性能发生变化,如水分过度蒸发、胶凝材料提前凝结等;时间过短则混合料达不到均匀混合的效果。因此,要根据具体的原料和设备,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搅拌速度和时间。
防止异物混入:在混炼过程中,要注意防止异物进入混合料中,如金属屑、石块、木屑等。这些异物可能会影响浇注料的性能,甚至在使用过程中造成隐患。所以,要保持工作场地的清洁,对原料进行筛选和除杂处理,同时定期检查搅拌机的内部部件,防止磨损产生的碎屑混入物料中。
注意事项:混炼过程中,操作人员要佩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,如安全帽、防护眼镜、防尘口罩等。在向搅拌机中添加原料时,要注意防止原料飞溅伤人;在搅拌机运行过程中,严禁打开搅拌筒门或伸手进入搅拌筒内,以免发生意外事故。